官方媒体的社论导向
官方媒体承担着传达政府决策的重要职能。因此,股票市场对其所发出的声音十分敏感。虽然它们和其他媒体一样,也会发布日常的新闻报道,但是在股票市场上,却经常出现将权威媒体的日常新闻报道当作重大事件做出解读的情况。这种现象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股市的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但是市场仍然习惯于将官方媒体发表的报道、评论当作投资的重要信号进行解读。
财经媒体对相关企业的报道
2012年11月19日,21世纪网发表(致命危机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披露酒鬼酒“塑化剂超标”问题。酒鬼酒是我国高端酒品牌,被曝由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查出塑化剂超标2. 6倍。针对此事,酒鬼酒公司却认为检测不够权威,甚至怀疑被检测的酒是否出自酒鬼酒公司。然而在二次公开检测中,湖南省质检局根据卫生厅标准检测出酒鬼酒塑化剂确实超标。11月20日,中酒协宣称国内所有企业的白酒都含有塑化剂,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把舆论推上了制高点。中国白酒行业受此事件影响,没有停牌的白酒类上市公司遭遇资金打压,2012年11月20日早盘白酒股大跌之后,午后再度暴跌。
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之后的走势,先是断崖式连续跌停,然后是为期两年的熊市行情。

即使是贵州茅台,也没能顶住压力,在2012年11月19日当日跌幅就达4. 61%,之后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熊市行情。

由此可见,财经媒体的报道,也会对股市中某一行业的股票产生极大的冲击。虽然对大盘指数影响并不那么大,但是这种影响也不容小觑。除了上述酒鬼酒事件,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引发的国内食品板块普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