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如何让控制自己合理玩手机

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你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

作者:小沐|图源:网络


不知道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否遇到过这些状况:

原本只想买一件小物品,一不小心就在某宝里逛了两个小时;

无聊时打开某音某站想要放松一下,却在不经意间看到深夜,反而严重影响休息;

想要搜索自我提升的方法,却被软件上的其他信息所吸引,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离不开的一种工具,却也成为了偷窃我们时间的盗贼。

如何更好地使用手机呢?这里有几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屏幕前的你更好地使用手机,重新掌控时间。

01

关掉软件推送功能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环境中干扰越少,我们越容易集中注意力;相反,如果环境中有很多信息,我们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

设想这样一个情形:

你正在工作,或是学习,原本只是想看看时间。打开手机,却发现界面上各种软件的推送消息纷至杳来:

某某明星又离婚了、购物车里的商品有折扣了、你关注的博主又发了新消息……

不论是否点开这些推送,你的注意力都被分散掉了。

所以,为了让自己能够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不妨关掉这些软件的推送功能,让手机界面保持简洁又干净吧!

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你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

02

卸载长期沉迷的非必要软件

心理学上有一个原则叫做“最省力原则”。

通俗地讲,我们的大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勤快。它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喜欢即刻获得,不喜欢等待。

例如,当我们想要看视频,却发现视频总是加载不出来,或者播放时常卡顿时,我们很容易感到焦急或不耐烦。

这正是因为我们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承袭了不喜欢等待的基因。

利用这一原则,卸载一些非必要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极大程度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当我们真正需要用这些软件时,重新下载,用完再删掉即可。

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你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

03

使用强制性APP

帮助我们合理使用手机的软件有很多,我喜欢用的软件有:远离手机、番茄TODO以及专注森林。

在这些软件上可以设置白名单,保证我们能够正常学习或工作,同时避免被娱乐软件干扰。

如果在自己设置的时间内强行退出,就会触发惩罚机制。不同的软件惩罚机制也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比强制更能让人产生记忆。

当我们忍不住诱惑强制解锁时,失去金钱或是收获一棵枯萎的树,都会让我们对不能坚持的行为感到厌恶,有利于我们形成专注的好习惯。

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你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

04

带着目的用手机

手机,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查到很多问题的答案。高效使用手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当我们准备使用手机时,可以先在心里默念几遍:我要用手机做某某事情。

这样,当我们打开手机时,更容易直截了当地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让我们的注意力保持集中。

“你越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就越不会被外界干扰。”

抱着明确的目的使用手机,我们就会更加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从而排除干扰,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你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

05

物理隔离

如果之前的方法都没有作用的话,那就可以尝试一下物理隔离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两种:

一是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二是交给自己信任的人保管,告诉ta如果没有紧急的事情不要让我们拿回手机。

当手机从眼前消失,我们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

但是坚持过这段不适的时间,我们会发现,远离干扰的自己更容易沉浸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中。比如读书,陪伴家人,锻炼……

人的行为与想法也具有惯性。如果没有外界或内在的动力,我们很容易延续过去的行为与思维。

当我们从其他事情中不断获得正反馈时,就打破了只能从手机中获得快乐的行为惯性。

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你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

06

培养新习惯

《重塑你的大脑》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旧习惯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强化新习惯,让我们的大脑遗忘旧习惯。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每天空闲时间刷手机,那么不妨给自己培养新的习惯吧!比如说,当我们想要刷小视频的时候,告诉自己,先完成一件事情再去看视频。

可以是读书: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从每天阅读十分钟做起;

可以是健身: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跟着视频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释放压力;

可以是写作:每天写下200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想法,把时光留在文字里。

当新的习惯形成并不断强化,旧习惯的力量自然就会逐渐减弱,我们对于时间的掌控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以上的这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使用手机,提升自我。

当我们真正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共勉。

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你真的需要看看这篇文章
(0)

相关推荐

  • 我在县城卖手机,6年前的iPhone最抢手

    在县城开手机店,要有比直营专卖店更加灵活的业务范围。程为安甚至会把自己的店看成“当铺”。一个18岁的年轻男孩,身无分文,用光了花呗的额度,也没有朋友愿意借钱,就把自己的手机“押”在店里,借了500块钱,约定好一个月之后来“赎”,利息是200块。

    2022年6月26日 随机推荐
    008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