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汽车的又一次创新和变革。
今天,我们就通过拆解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进一步剖析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的根源。
上游原材料:新能源汽车成本依赖新材料,因而能有效地抵御高通货膨胀。
上游原材料(钢铁、铜铝)景气度与通胀环境密切相关,锂价格取决于自身的产能周期,独立性强,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相对传统燃油车能够抵御高通胀的关键要素。
新能源车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车身的钢材和铝合金、零部件的铜、电池的锂,涉及黑色和有色两条产业链。在这中间,传统燃油车惯用地原材料价格与PPI相关性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这类金属的下游比较广发,对PPI有带动作用,不过,这两年我们又发现金属价格对PPI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也说明供给侧收缩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胀从上游往下游传导的逻辑,相反,金属锂价格与 PPI 相关性不强,原因也与之相反,主要在于它的下游比较单一,一般只用于制造锂电池,因此具备独立景气。单从成本结构角度来看,传统燃油车的车身和底盘成本占比高达 25%,而新能源车成本仅占比13%,其成本大头在锂电池(40%),这种成本结构的优势正是走出独立景气的关键。
钢铁、铜铝与 PPI 相关性高,近几年略微领先
锂矿自身产能投放节奏决定锂价走势
中游设备:锂电是新能源车的核心,受益于出口高景气
中游三电系统中,其核心关键是锂电池,纯度与出口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这几年的内需增量主要部分就在新能源车。中游三电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上面我就提到过,锂电池成本占整车的 40%,这也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
从内需角度来看,锂电池的下游主要分布在新能源车和3C产品,近几年的边际增量主要在新能源车,因此我们就能看到其走势和新能源车的相关性逐渐增强;从外需角度来看,我国是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国,除去国内 3C 产品爆发的 2016—2017 年,锂电池景气度与出口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近几年,锂电池与新能源车的相关性逐渐加强
除去 3C 产品爆发的 2016—2017 年,锂电池与出口存在一定的关性
下游充电桩:车桩比逐步下降,充电桩发展空间巨大
下游新能源车产销与充电桩新增投资额走势基本一致,充电桩逐年下降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充电桩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并且再根据我们构建的充电桩新增投资额序列数,汽车产销与充电桩建设的节奏基本保持一致的步伐,虽然说在前几年汽车产量稍多一点,但在今年充电桩已经走出独立景气,就这样说来,充电桩的发展空间还是挺大的,未来增速中枢将高于新能源车。
下游新能源车产销与充电桩新增投资额走势基本一致
充电服务业用电量也可作为下游景气度的观测指标
显而易见,新能源车已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是龙头公司,叠加目前油价不断创新高,群众对新能源车的购买欲望不断增大,新能源车还有很大的成长和可发挥空间。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8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公司供大家参考:
比亚迪:公司主要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
宁德时代: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天齐锂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锂精矿及锂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赣锋锂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各种深加工锂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欣锐科技: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
中伟股份: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坚持以高镍低钴三元前躯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为研发与产销方向。
道氏技术: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无机非金属釉面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容百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资料整理不易,建议保存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