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a股历史,医药、消费板块牛股众多,长期收益率显著领先市场。但自2021年年中调整以来,医药板块不仅出现了累计下跌,还出现了弱势反弹。以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为例。从今年4月27日的低点到反弹高点,区间涨幅只有10%左右,不仅落后于大盘,新能源、国防军工、半导体等热点题材也是如此。

医药板块过去一年的疲软表现也让持有医药基金的投资者头疼不已!继续补仓,怕亏损继续放大;卖出去,又担心错过后市;想平躺,却羡慕其他上升学科。令人担忧的是,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居然减持了其医药板块,仓位接近历史底部。
龙头股药明康德已率先披露2022年上半年报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仍保持良好增速。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68.5%;实现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73.3%。此外,除了小分子药物、生物等业务,传统化工业务表现也相当抢眼。上半年实现营收129.74亿元,同比增长101.91%。疫情期间还利用全球布局优势,美国客户贡献的营收同比增长104%。
尽管上半年业绩可圈可点,但这几天药明康德股价仍在下跌,不排除受两件事影响:一是今年5月,股东上海盈溢因违规减持收到2亿元天价罚单;二是今年6月,公司发布了股份减持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金额接近100亿元。上述两件事无疑会在短期内打击投资者继续买入的信心,尽管公司市盈率(a股)已降至40倍,估值已回到2019年股价上涨前夕。
医药板块的疲软表现无疑拖累了医药基金的走势。指挥官以几个流行的医疗基金为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28日,工银前沿医疗A、交银医疗创新A、招商医疗健康产业、融通医疗保健A、汇添富创新医药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24.10%、-24.77%、-25.11%、-28.34%。尽管整体表现不佳,但首尾之差仍在10分以上。
根据刚刚披露的二季报,赵蓓选择了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景气领域,增加了CXO和中药;建汇源增加医疗消费方向,如眼科、医美、美容化妆品;李嘉存侧重于疫苗、CXO、医疗设备等子领域。姜秀雷长期看好疫苗等消费升级和渗透率提升、CXO、中药以及政策鼓励的医疗器械,并分阶段参与了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和耗材。
郑雷加大医美板块配置,长期坚持创新药物服务和医疗服务的细分行业;格伦长期看好核心创新药、创新器械、医疗服务、消费医疗等方向。王正娇看好消费医疗,包括眼科、医美,以及服务于创新制药公司的CXO公司。
从医疗基金经理的岗位变动来看,控股集团的方向主要集中在CXO、新型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器械、医疗创新供应链、医疗服务等子赛道。从具体个股的布局变化来看,主要关注中报的高业绩成长股。
从个股占整体基金重仓医药股的比例来看,药明康德、迈瑞医疗、志飞生物三只,合计占比34.60%。市值前十名股票占基金医药持仓市值的60.50%(数据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报告)。
指挥官认为,医药赛道的长期刚性需求和增长还是比较明确的。在政策鼓励创新的背景下,创新药物和CXO、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医疗服务和消费医疗目前处于良好的休眠期,下半年配置比例可能有望小幅上升。其中,超跌的优秀龙头公司尤其值得关注。况且近年来很多优质的医疗标的还在a股和h股“登陆”,这也为增量资金提供了更多的配置机会。医学轨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很有前景的。
所以你作为医疗基金的小伙伴已经“入坑”了,暂时可以选择平躺!如果担心错过后市机会,可以采取小额定投的方式。不建议短期内大量补仓。毕竟形势还不明朗,顺势而为更重要。
欢迎关注“SL基金圈”,本号“轻”财经资讯,“重”基金会选人技巧,坚持用数据说话!
整理数据不容易,很难指点和支持。内容和观点仅供参考。基金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购买前请仔细阅读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有问题可以把话筒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