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梦想九天。随着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我们探索浩瀚宇宙的步伐越来越坚定有序。其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可或缺。

7月21日,在百度世界2022大会上,全球首个大AI航天模型——航天——百度文心大模型正式发布。据了解,航天-百度文心大模型集成了航天科研场景的数据和知识的学习,可以对航天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自动存档,帮助诊断科研设备故障,给出运维建议等。,可显著提高航天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将我国航天科技推向智能化新阶段。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发布会。他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加速深空探测的突破。“这是我们和百度合作开发的全球首个航空航天领域的大比例模型。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百度世界大会是百度最重要的年度新大会。2022百度世界大会的主题是“AI深耕,万物生长”。此次推出的百度飞桨和文心大模型的最新成果,也已经服务或正在服务于航天、交通、能源等多个垂直行业和各种业务场景。

依托中国超大规模试验场,百度等中国头部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全球数字智能发展过程中迅速成长,并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生产力优势。面对世纪大变革下的机遇与挑战,今天,头部平台企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中国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大周期,中国的技术发展一定会走到世界前列。而这条路需要很多‘石头’来铺。百度愿意成为铺路石之一,为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底层创新贡献力量。”
结合现实,探索数字人策划的会议
在百度世界2022大会上,AI是第一主角。发布会主持人撒贝宁开玩笑说,“这是我第一次被cue这个数字人推上舞台。”
作为百度打造的首个互动虚拟偶像,AI数字人杜潇潇在大会现场与撒贝宁进行了流畅的互动对话,流利自如。他与台上多位嘉宾一问一答,灵活应对,生动展示了百度AI模型的诸多成果和应用。这也让人觉得杜潇潇是一个能听能想的数字人。

据了解,杜潇潇的多模态交互技术、3D数字人体建模、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多项技术能力都是因为AIGC的巨大支持。AIGC(人工智能自生成内容)是继PGC和UGC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方式。这项技术让数字人有了更强的互动感和创造力。业内有一个大胆的预期,未来十年,AIGC可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上百倍的制作速度生成AI原创内容。
在发布会上,杜潇潇和数字人龚俊带来了新歌MV。事实上,她会唱歌和画画。就在上个月的高考语文作文挑战赛中,她一秒钟就完成了一篇题为《苦练手,才能学好本领》的高考作文,得了48分,一战成名。会上,她和龚俊数码带来了新歌MV。他的“无界”系列作品参加了Xi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展。
当人们思考数字的时候,他们背后的模型在飞。百度数字人的AIGC能力是由百度飞桨和文新大模型支持的。比如AI数字人的对话能力,用的是对话生成的大模型——文心柏拉图;;数字绘图能力,使用文学头脑的大模型——跨模态图形生成模型ERNIE-ViLG。百度有工业级的知识增强模型,帮助其AI数字人落地。
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宇表示,百度AI算法的突破“可以将数字生命周期从几个月缩短到一个小时。”百度AI云专门搭建了一个数字人平台“日出”,形成了一个“AI数字人家庭”,包括虚拟偶像、数字人主播、数字人员工等等。根据IDC发布的相关报告,百度AI云已经处于数字人行业第一梯队。
未来,元宇宙中的另一个你,可能就是从“日出灵”中走来的。

现实相融,且看AI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除了画画,艾还会自己画画。现场展示文达模型,修补富春山居图。科技引领我们穿越时空,链接古今,千古名画永无公道。东方诗歌与未来科技在本次大会上交相辉映。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技能展示都令人惊叹,但其巨大的能量和宝贵的价值更是隐藏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润物细无声,为万物赋能。在这个过程中,百度飞桨和文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高AI的通用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了“百度AI云端九州区县大脑解决方案”。“区县大脑”具有“城乡一屏看,全区一网管”,应用场景覆盖基层城乡治理、地方产业孵化、文化生态场景,从而实现用AI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乡村振兴。
本次发布会的另一个重要“创新”是——百度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RT6。新车搭载百度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阿波罗星河”架构平台。整车100%满足车辆法规级别要求,实现无人驾驶全冗余系统,进一步保证安全可靠。
大会还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了北京亦庄无人出行的真实情况。《萝卜快跑》自去年上映后,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10个城市运行。目前《萝卜快跑》订单量累计超100万。互联网平台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方面正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让更多制造企业低成本使用AI技术,更好地从国家数字化进程中受益,“吴凯”再次更新,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今年,百度AI Cloud吴凯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入选工信部“双跨越”名单,进入“国家队”。据悉,吴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与超过22个行业的300多家标杆企业建立合作,包括电子、汽车、装备制造、钢铁、化工、水务等。

同时,百度搭建的飞桨平台已经聚集了406万开发者,创造了47.6万个AI模型,服务了15.7万个企事业单位,覆盖工业、农业、交通、金融、医疗、城管等多个领域。
飞桨的全称是“飞桨工业深度学习开源平台”,是百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开源开放的深度学习平台。有了飞桨,各行各业都可以轻松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R&D成本很高,那么百度为什么要开源飞浆呢?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博士认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做得更好。“百度对核心技术的开源,尤其是开源飞桨,将有助于沉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成果,搭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实现科技自立。”
将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百度将R&D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各种场景相融合,迭代进化出最适合解决应用场景的AI技术,同步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一批智力力量,头部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中长期数字化发展战略,力争在未来全球数字经济市场和全球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标志着中国数字经济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使能引擎,将在“十四五”期间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同时,头部技术平台的战略作用尤为显著。
2018年,谷歌提出了BERT模型;2020年,OpenAI提出首个1000亿的GPT-3模型,从此掀起了“大模型”建设的热潮。大模型领域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必争之地。
在国内,头部平台近年来也以自身研发带动了关键技术的积累和突破。2022年,百度发布了10款增强行业知识的ERNIE模型,全面覆盖基础大模型、任务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更广泛地适应不同的下游任务,展现了百度大模型强大的通用性。
这次发布会是百度对社会的成果展示和对未来的展望,让人们看到了背后长期的巨额R&D投资。李彦宏表示,压力型和马拉松式的R&D投资是百度AI落地和进入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础。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R&D投资方面,百度2021年核心研发支出为221亿元,占百度核心营收的23%,其R&D投资强度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首。
目前,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正在携手百度等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模式,携手构建中国数字经济的竞争新优势。以百度的大模式带动AI全面提速,将AI技术输送到千万个行业,正是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数字与现实的融合带动国家整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