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内卷”!新能源都卷向越野车了?

最近,国内自主品牌的两大“大佬”比亚迪和吉利都盯上了新能源越野产品。

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全新的高端品牌。首款产品定位为新能源硬派越野车,今年第四季度全球上市。

新能源汽车的“内卷”!新能源都卷向越野车了?

7月初,吉利正式发布了全新的雷达,将覆盖中型纯电动皮卡、中大型新能源皮卡、全尺寸纯电动皮卡、全尺寸新能源越野SUV、纯电动全地形车。目前首款电动皮卡RD6已经开放盲订。

7月底,默默经营了两年的东风M品牌也有了新消息。据推测,M司目前曝光的两款车型都是新能源越野车。

在中国,越野车是一个非常小的产品类别,很少进入消费者的购车清单。他们的存在感可能只比旅行车和MPV高一点点。在社交平台上,大部分人对越野产品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人发帖询问“我家一定要买越野车。我该怎么打消这个念头?”

中国的越野产品做起来有多难?越野车鼻祖Jeep深有体会。7月18日,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宣布终止合资公司广汽菲克。国产Jeep因为销量低,以失败告终。

但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越野市场迎来了新的挑战者。比亚迪和吉利能否用“新能源法”改写中国的越野市场?

新能源公司杀越野车
对于中国人来说,越野车是很少人知道,也很少人买的产品。

在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有点类似于SUV的车,但是看起来比较高,方方正正,没有太多曲线。这是越野车。越野车(SUV)经常出现在城市周边的特殊环境中,如山坡、溪流、泥坑等。大多是三五成群,排队挑战危险,没人管是不是“撒娇”的车。

其实越野车就是为了应对特殊地形而生的。与其他乘用车不同,越野车基本没有与性能无关的配件,设计只考虑坚固性和实用性。整体最大的特点是非承载式车身,四轮驱动,高底盘,强劲的马力和强大的保险杠等。

后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道路越来越好,越野车基本失去了用途。然而,凭借其背后的“征服自然”属性,越野车仍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每个人都用它们来表达个性,满足他们的越野情结。

但是,爱就是爱,大部分人买车的时候很少关注越野车,而是专注于轿车和常规SUV。

似乎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买越野车是没有选项的。如果是为了舒适性和操控性,往往推荐轿车;如果考虑通过性和大空间,直接选择SUV是大家的第一反应。

在这种消费习惯的影响下,越野车根本不能和轿车、SUV相提并论。甚至将越野车的市场销量和份额直接归入SUV范畴,不单独计算。

但就是这样一款冷门的产品,却吸引了比亚迪和吉利的目光。

早在一年前,就有消息称比亚迪将在2022年推出全新的高端品牌。在最初的传言中,高端品牌被命名为“星空”,取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含义。当然,也有人说品牌取名“星空”。在产品定位方面,据透露,该品牌的第一款产品将是一款硬派越野车,将是标杆性的奔驰g。

今年5月,比亚迪官方公开回应高端品牌传闻。比亚迪汽车品牌与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表示,今年第四季度,高端品牌(硬派越野车)首款车型全球发布,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上半年上市。整个高端品牌的价格区间估计在800 ~ 150万元。

比亚迪卖的产品中,韩、唐、腾势D9是最贵的。其中韩和唐在30万元区间销售,堪比合资品牌的同级别燃油车。在更贵的30 ~ 70万价格区间,只有腾势D9一家支撑着比亚迪的高端发展。

从定位上看,比亚迪也把冲击高端的希望寄托在新的高端品牌上。比亚迪在8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的开山之作选择了硬派越野。

至于吉利的雷达品牌,在越野场景上赌得更彻底。在目前公布的产品计划中,雷达将覆盖皮卡、越野车和全地形车。皮卡和全地形车在产品分类上不同于越野车,但在应用场景上有很大的重合。

皮卡和越野车类似,风格粗犷,底盘设计高,但皮卡头后多了一节车厢,不仅具备合格的越野能力,还能像货车一样拉东西;全地形车不受路况限制,可以在普通车辆难以行驶的地形上自由行驶,这也是越野人的心头好。

除了准备打“越野”牌,这两家公司还有一点特别之处——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和雷达都是新能源产品,和经常被吐槽油耗高的燃油越野车有很大区别。

为什么要推出越野车?
吉利和比亚迪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军大佬,年销量过百万,一款新能源车月销量超过16万,都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现在押宝越野车,是因为越野车市场火了吗?

从销售反馈来看,似乎没有这样的趋势。

现在越野市场确实有几款爆款产品。长城汽车去年正式推出越野品牌坦克。先后建造的坦克300和500被卖断货,甚至出现了加价一车难求的现象。但从成交量来看,越野市场依然不温不火,似乎没有新的突破。

2021年,中国越野SUV市场排名第一的坦克品牌,全年仅交付8.46万辆;另一家主打越野市场,号称“越野一族”的北汽越野,销量3.2万辆;至于广汽菲克Jeep,全年只卖了2.01万辆。坚持下来后,今年草草收场,直接倒闭。

三者都是越野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但从销量上来说,三者去年的总销量甚至赶不上比亚迪今年7月的月销量。越野市场有多小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勇敢闯入越野赛道,或许是敏锐地观察到越野产品迎来了一个变量——新能源。

除了车身结构不同,相比轿车、SUV等乘用车,越野车是最受欢迎的,油耗高、噪音大、日常保养贵。

以目前最畅销的坦克300为例。作为一款紧凑型车,WLTC在坦克300所有版本中油耗最高为12.1L/km,最低为9.78 L/km,但同级别2.0T的哈弗H6油耗最高为7.91 L/km。

燃油时代,所有越野车都使用发动机,噪音问题必不可少。尤其是在爬山洗沙,上山下水的野外场景中,踩油门下发动机的声音瞬间加大。每年10月参加阿拉善英雄大会的阿清告诉申图,在一天的越野车比赛后,他的声音太吵了,他的脑袋嗡嗡作响。

新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方面,新能源无论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相对于燃油车都是相当省油的。没有必要在电和燃料上花任何钱。混动方面,就拿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系统来说。采用该系统的紧凑型车秦PLUS百公里油耗仅为3.8L。当然现在高端品牌会不会用这个系统还不确定。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大部分混合动力汽车使用小排量小功率发动机。与燃油车急速加速时会发出轰鸣声不同,新能源越野车的噪音远低于传统燃油越野车。至于保养,只要电池没问题,新能源车的日常保养比燃油车省心多了。

这些似乎从侧面证明了,有了《新能源法》的加持,越野产品可以解决一些弊端,得到大家的喜爱。

挑战者能成功吗?
比亚迪非常重视高端品牌。

李云飞强调:“高端品牌将应用比亚迪的尖端汽车技术,代表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最强能力。”标杆产品上,传闻比亚迪高端品牌首款硬派越野已经认可奔驰G,这对于一个国产品牌来说还是第一次。就算国产品牌要高端化,大家规划的价格区间基本都在30万上下,几乎没有国产品牌准备涉足80万以上。

雷达品牌也是如此。吉利把手中最先进的平台SEA vast架构给了雷达的第一款车型RD6,以至于这款皮卡和氪001一样。同时,雷达还承担着为吉利探索“多元化户外生活方式”的使命。

野心,“新能源法”也有,但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和雷达之路似乎并不轻松。

对于任何一个新产品,要想卖出去,要么是蚕食其他市场的份额,要么是抢夺原有细分市场竞品的目标用户。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和雷达是一样的,所以不得不做。

我们先来看对外扩张。

在新能源动力的加持下,越野车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被曝出比亚迪的硬派越野车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车底有一个俗称底盘大梁的刚架。这种大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舒适度。此外,至少有80万种产品仅由极少数人出售。

另外,即使是价格门槛较低的越野产品,舒适性肯定也比同级轿车和SUV好,空间也不如MPV。至于皮卡,实际上在上牌的时候就被归类为货车,所以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不能享受和乘用车一样的权利。虽然皮卡车已经解禁这么多年了,但是皮卡车进城还是比较难。

这样的先天劣势,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和雷达侵占轿车和SUV市场的机会不大。

对内,越野赛道“排外”现象明显。除了人数少,小众市场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圈子封闭,阶层明显。

“在越野市场,百万起步的奔驰G是不能考虑的。大部分人买的时候只会选择几款车。如果预算充足,他们会上陆巡,途乐,霸道牧民,然后帕杰罗。预算少的话,看看图大,游侠,长城枪。”阿清告诉申途,玩越野最重要的是车辆的性能。这些产品都经过验证,大家一看车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水平的选手。

等级圈意味着新品牌进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由于越野市场的专车场景,需要和这些产品比拼性能。

虽然传统越野车有油耗高、噪音大等缺点,新能源越野车没有,但在大家的认知里,越野车是和澎湃动力、皮质、耐用的产品品质挂钩的。

电池有自燃的风险,纯电动车还是要充电的。如何看待“新能源”和“越野”这两个词不搭配?几乎没有人能想象开着新能源越野车去长途涉水爬山是什么感觉。

可以说新能源为越野车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隐患。

在阿清看来,车企依靠新能源滚动越野市场。除了能耗,其他越野产品的老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些大概率还是推测概念。以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为例,80万的销量只能归为富人的大玩具。至于雷达RD6,20多万买一辆电动皮卡,还是各地限量。真的没有十几万人的长城炮甜。”

综合来看,越野产品本来就有局限性,不能靠轿车和SUV铺开;;对内,新能源与越野场景不匹配,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并不是越野赛道的好突破点。至于这些新产品,看看就知道了。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