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创板频繁活跃在各大媒体报道中,路人吃瓜吃得热闹,但很多人对于科创板设立的目的、意义、发行要点等还一知半解。今天,本文就简单给大家理一下思路。
1、科创板是什么?
2015年12月22日,北京推出“四新板”,拟试点推动全国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考虑到要辐射全国,后更名为“科技创新板”,登录上海股交中心,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2017年11月28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的科技创新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开盘,首批27家企业成功挂牌“科创板”。
无论是北京的“四新板”、新三板,还是上海股交中心的科创板,由于投资门槛比较高,不适合个人投资者,流动性远远不及沪深两市。此次习近平主席宣布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无疑重新定位了科创板,显示管理层有意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版“纳斯达克”。
2、设立科创板意义
科创板的设立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注册制先行的试验田。相较于现有的股权融资市场,科创板充分借鉴境外成熟市场制度,在盈利条件、注册时间、同股不同权等科技成长龙头在A股上市障碍进行定点调整。在我国传统以信贷为核心的融资体系下,过去我国新经济企业在发展早期往往不得不更多依靠海外私募股权资金的支持,造成我国资本市场高科技龙头标的稀缺的局面,未来科创板的推出将有效补充我国成长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短板、助力中国经济转型深化。
3、科创板发行要点
1)投资者门槛: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的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并参与证券交易满24个月。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是不是觉得门槛太高而无法参与呢?实际上设置投资门槛实际上是对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投资者进行保护,未满足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可通过购买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
2)涨跌幅设置:将科创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科创板对交易制度做了重大突破,涨跌幅限制扩大到20%(为了防止过度投机炒作,在一板、二板市场上,对股票交易涨跌幅限制一般是10%),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
3)试点注册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设置科创板上市委员会与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
证券发行可以采用核准制或者注册制,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由谁来判断发行证券的品质。
核准制指发行人申请上市前,需提交材料由证监会审核,且证监会对材料真实性、价值投资做出判断,不符合条件不允许其上市;而注册制下,证监会只负责审查发行人提交的资料是否符合信息披露义务,投资价值主要由投资者做判断。
注册制使发行效率大大提升,信息更加透明。
4)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企业上市:在主板上市必须同股同权,而科创板可以同股不同权。
这里的不同权是指表决权差异,发行人可以发行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份。
5)允许红筹结构公司上市:允许符合标准的红筹架构公司登陆科创板,这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和背后的一级市场投资者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6)最严退市要求:对于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规、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行为,以及在交易所系统连续120个交易日实现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200万股,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市值均低于3亿元、股东数量均低于400人的科创板企业实行强制退市。
4 科创板有哪些特征?
第一,科创板将先于主板市场实施股份发行注册制。科创板将参照拟实施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关要求,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挂牌审核机制。由挂牌企业和中介机构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披露审核的重点在于所披露信息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第二,科创板的合格投资者制度,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其中,对个人投资者的要求是,有金融资产50万元以上。包括个人投资者的银行存款、投资的股票、理财产品等相加超过50万元。同时,科创板将有上下50%的涨跌幅限制。
第三,什么类型的企业可在科创板挂牌?科创板和新三板一样,同属于主要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市场,但与新三板不同,科创板将重点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
第四,科创板、新三板及“战略新兴板”的定位有何区别?科创板、新三板、战略新兴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企业的利润没有硬性要求。但科创板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介于天使轮与A轮融资之间)。战略新兴板面向已经跨越创业阶段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同程)。新三板企业介于四新板与战略新兴板之间。